|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素描的传承发展谈素描教学           
从素描的传承发展谈素描教学
达到领悟、感受先人的某些积极的或消极的或中性的对形态的情感体验,我们称为“美的知觉”。“美的知觉”进一步深入净化,使其成为情感的审美活动。当然这样的审美情境受习画者的文化层次、情感层次领悟的制约。习画者只有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才能具有消化、吸收和领悟不同层次和不同滋味的精神食粮的能力,这样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才能捕捉和把握随时闪动的火花。
   其次,素描教学学习是一种个体艺术实践、个体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主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黑格尔认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德]黑格尔. 朱光潜译,美学[M](第一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39-40.)从艺术的实践角度上讲,习画者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现了自己。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这种“有我之境”并非那种在整体上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格调、气派和作风,他很大程度上仅是“自己性格在外在事物中复现。”比如,一个习画者在反复训练中摹仿某位大师的作品中的线条,在从感觉上升至经验的过程中,他认同了自己的审美结果,他会在自身特质方面惊奇地发现与大师的某些相似之处。这一发现使得“美的知觉”获得某种审美快感和愉悦,从而越发激励主体自身的创造力显现。
   一件艺术品成功的关键不在技术和形式语言特征,而在于它包含的精神含量,它是艺术品的精髓;艺术活动的全过程,就是精神体验通过材料向物质表现转换并最终通过观者的视觉、触觉及听觉再转换为精神共鸣(并不排除抵触与批评)的过程。基础训练的过程,也是艺术修行的过程;随着绘画技术、形式语言技巧的不断提高的同时,艺术的审美能力、判断力、思想性及精神境界也随之不断得到提高和成熟。新时期学院素描教学只有从感觉到理解、从主观到客观、从深入到概括,不断拓宽素描的审美视野,并把这种拓宽了素描的审美视野落到规范教学的实处,使习画者教学学习形式技巧上丰富多彩,从而体现了一种开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试谈写实素描基础与抽象素描
    由几何形体素描引发的对素描
    浅谈设计素描与绘画素描的区
    美术高考中的素描教学与素描
    素描向设计素描的转换
    由绘画性素描走向设计性素描
    素描几何形体和素描静物的教
    浅谈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
    论国画线性素描与西方形体素
    试论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