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漫谈中国汉传佛教音乐           
漫谈中国汉传佛教音乐
都必然有天竺、西域音乐的痕迹。而佛教音乐的汉化,经历了漫长、艰辛的转化过程。最初(3世纪初期)梵呗传入西域,由西域化传到东晋,到齐梁的汉族化,再到唐朝的繁盛定型时期。宋元以后,佛教音乐在中原地区逐渐发展变化,形成了地域化、通俗化的汉化特点。在历史长河中,佛教音乐直接受到各个朝代兴衰的影响。如唐朝时期,国家强盛,佛教盛行,佛乐也随之兴盛。朝廷耽于佛曲,民间则以庙会为娱乐场所。此时无论宫廷、寺院还是民间,佛教音乐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佛教音乐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佛教绘画、雕塑、壁画等是中华历史的瑰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从古印度到西域再到中华大地的传播过程中,受到了不同地域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和渗透,造成了佛曲在我国各个不同省市地区,梵呗的音调各有差异。即使在南方各省市或不同寺院也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如四川地区的寺院,在佛曲颂唱中,明显受到川剧音乐的影响和渗透,一些唱腔,特别是拖腔中有明显的川剧高腔、昆腔的音调。再如南方的潮汕庙堂音乐,有较为清晰地“南音”韵味,其文静婉转,很难与

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的高亢、雄壮的北方风格等同起来。北京的佛曲,以智化寺(它原是明朝王姓太监的家庙)为代表,因地处都城,所以它具有浓郁的宫廷音乐色彩,曲调稍显温和、婉约。五台山佛乐的音调中,饱含了山西民歌的高亢与民间小调的情调,甚至佛曲的名字也有用当地的地名而命名。如“秘魔岩”(现存有此曲)就在山西五台山繁峙县境内。“绕清凉”就由民歌“柳亲娘”演变而来。甚而有之,是直接将民间乐曲的曲牌、曲名借用过来。如“云中鸟”、“采茶歌”、“爬山虎”、“翠黄花”等等。这样的佛曲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深得信众的喜爱,利于记忆和流传,使得它们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于口口相传,保留至今。
  在佛事活动中有许多的唱腔,都不是单一的齐唱。每一个唱段,常常是一个人(在寺院中称为维那)领唱,在寺院中称为举腔。唱腔多半是慢板,相似于散板,旋律悠长而高亢。例如:唱颂“三皈依”的时候,唱腔中“自&r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邮票上的中国地理知识
    论中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及
    “中国地理概况与区域差异”
    试论加强中国地理教学的重要
    论塞纳特对中国早期喜剧电影
    当代中国人口政策演变述评
    畸变的世俗化与当代中国大众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三化观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路
    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