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对“团结,教育,改造”的反思           
对“团结,教育,改造”的反思

对“团结,教育,改造”的反思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政治语言中,有一个“团结,教育,改造”,还有一个“利用,限制,改造”。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团结,教育,改造”是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利用,限制,改造”是对工商业者(或称资本家,资产阶级),同时也是对私营即民营工商业(正式冠名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究竟首先是指人,还是指那份产业,说不清,一而二,二而一吧。——在万恶的旧社会,老板是靠有厂有店有公司才成其为老板的,离开他那份“业”之实,哪还有他那“者”、“家”之名?至于丢了家业,仍然背着“资产阶级”的恶名,那是后来的事,遵的是另一套逻辑了。
  然而,一般认为,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比对工商业和工商业者的“利用,限制,改造”,似乎好听些。编辑:www.ybask.Com 。
——好像政策制定者也这样看,所以,对知识分子那六个字,一直不吝于昭告天下;对工商业那六个字,在一段时间里,是只见诸内部文件,直到1956年实行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三大改造”大张旗鼓时,才揭出底牌的。——其实,最后透底都是“改造”,应该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那么,所谓好听,无非是“团结,教育”两个词儿,比“利用,限制”显得顺耳些罢了。
  “团结”当然是好词儿。在共产党的阶级路线中,讲的是“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团结对象”虽不如“依靠对象”之被视为亲近可靠,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强似当“打击对象”了。土改或后来乡村各项运动中,下乡干部、工作组吃派饭,也讲阶级路线,绝不到“打击对象”(或疑似打击对象)家里动筷子。而在依靠对象之外,一些中间力量(多半并没有什么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和渗透
    齐心同奏和谐曲 民族团结谱新
    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探索与
    浅谈对“后危机时代”大学生
    对“同命同价”问题的法理学
    论无纸化证券市场对“证券”
    康德对“自由”的思考
    中国古典小说的“团圆”之趣
    古代文学审美标准对“汉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