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近代文学学术史上的杨世骥           
中国近代文学学术史上的杨世骥

中国近代文学学术史上的杨世骥

 当20世纪进入谢幕倒计时之际,学界纷纷总结一个世纪以来的学术史,并在21世纪初年陆续推出了一批重量级研究成果。其中,涉及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的有两部代表性著作:董乃斌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学史》和郭延礼著《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前者关注的是“文学史”著述,故而对未曾编撰过文学史著作的杨世骥只字未提;后者尽管没有忽略杨世骥的《文苑谈往》,但因其“不是系统的近代文学研究著作”而将他定位为“业余研究者”{1}。“业余研究者”而非文学史家,大概可以代表20世纪学术史上及当前学界对杨世骥的基本定位。然而,在笔者看来,杨世骥不仅堪称术业有专攻的中国近代文学史家,而且还是一位有着特立独行的学术品格和体贴入微的艺术领悟力的优秀史家。
  杨世骥在20世纪30-40年代不仅是屈指可数的近代文学史料收藏大家,而且以明晰的文学史眼光和学术史意识,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作出了多方面的学术开拓。他对撰著近代文学史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研究领域涉及到近代诗、词学、戏曲、小说、翻译文学、政论文等,且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中国近代文学地图,彰显出近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文学史意义。编辑:www.ybask.Com 。
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杨世骥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建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尚未为学界所认知,以《文苑谈往》为代表的一批研究成果的学术史价值尚处于被遮蔽状态。
  一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学术史上,杨世骥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对近代文学情有独钟、立志探研且学风异常严谨的学者。他在1930年代一直想写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但由于主观上过于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其后抗战的全面爆发等客观原因的制约,这部论著未能问世。{2}他所留下来的,仅有《新中华》“文苑谈往”栏目和《说文月刊》杂志刊载的近五十篇探讨近代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的论文;其中的四十篇于1945年被中华书局编入《新中华丛书》,名之曰《文苑谈往》(第一集)。
  杨世骥有着宏通的文学史眼光和自觉的学术史意义,且是近代文学史料收藏大家,发为文章,往往既有新材料,又有新观点,这就使得《文苑谈往》具有了重要的学术价值,而非一部普通的论文集。该著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当代西方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
    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异质之比
    近代文学中桐城派的史学意义
    浅析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
    WTO框架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
    新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建构——
    反思中国行政法学存在的政治
    中国的宪法学“体”之确立与
    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经济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