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回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           
回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
类诗人指向的就是他们论争中的对手。从这点来看,聚焦于诗人立场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争就变得相当可疑:名号不同实质追求大同小异,却产生激烈论争甚至相互攻讦。本来,对于诗人的立场论争的思考对于诗人来说是个必要、有益、而且显示出诗人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能够使诗人明确诗歌写作的终极意义,使得诗歌写作的行为不仅停留在用词语编织思想,而上升到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但是在这场论争中,双方(尤其是抱持“民间写作”立场的诗人)对于对方的指责和攻击明显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对争论对手试图表达的意思不加以仔细分析和深思熟虑就下结论,甚至是言辞尖锐的指责批评。在我看来,这样的批评已经从单纯的诗歌主张和诗学见解中脱离轨道,走向了与诗歌讨论不相干的方向,这样的争论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在诗歌写作的资源方面和诗歌写作的语言方面,我认为双方的论争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争论的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诗歌写作(或者范围更大的文学、甚至文化)在当下的多元环境中根本无法单凭民族传统而自足,对于外国文化资源的吸收和借鉴是文学发展所必需的。如果为了避免成为西方“知识体系”和“语言资源”的附庸,而拒绝使用西方文化题材和文学技巧,与文化保守主义有何分别?关于诗歌语言的问题,口语或方言的确是可以写入诗歌的,值得诗歌写作者仔细斟酌、巧妙加以运用。但是像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一文中将南方方言的“软”代表个人化、独立的表达和普通话的“硬”代表官方意识形态的这样一种片面而独断的表达,我是无法认同的。诗歌写作中可以适度地加以方言或口语写作,但是如果诗歌写作完全成为了“方言写作”、“口语写作”,那么诗歌存在的独立性和其作为文学样式的艺术性将受到质疑。这种情况回想一下白话新诗产生初期刘半农的一些诗歌尝试和1949年之后中国的“新民歌”运动就可以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至少从诗歌创作实绩方面,我就对抱持“民间写作”立场的诗人对“知识分子写作”将诗歌沦为西方语言资源、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知识竞赛”促进历史教学的
    洋标准是否“知易行难”
    试谈汉代的“知足”之风
    浅论高职高专图书馆“知识导
    司法改革的回望与反思
    “民工荒”表象背后的“知识
    达文波特的“知识管理两阶段
    设立“知识主管”
    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不再无“
    知识管理:什么是为“知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