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书信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法律论文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征信体系中个人信用信息传输的法律问题探析           
征信体系中个人信用信息传输的法律问题探析

论文关键词:征信 个人信用信息 第三人 传输 法律规范

论文摘要: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是一种极易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个人信用信息利用的方式,国外在立法中对该行为都给予规范。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在法律限制之下的有限利用原则指导下,规范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行为,使个人信用信息既能够得到保护,又能有效地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经济价值。


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的法理分析

总的来看,第三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第三人是除信息主体、征信机构之外的获取信息主体;狭义的第三人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该第三人是授信主体,但该主体所获取的并不是其客户的信息,而是其他个人的信息,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授信机构到征信机构去获取全部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查找潜在的客户;或者是经过数据的测算,开发新的信用产品。二是该第三人不属于信用主体范围,但通过征信机构获取个人信用信息。如保险、就业、公用事业、通讯、医疗保险、医疗照顾等行业的主体。在本文中,采狭义第三人的涵义,即征信体系中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是指征信机构向授信主体传输,并不是其客户的个人信用信息或征信机构向信用主体之外的主体传输个人信用信息的行为。由于征信机构的个人信用数据具有极高的市场营销价值,所以,许多商业机构都想要取得个人征信数据。因此,个人信用信息的传输范围引起各国立法的重视,对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都采取了谨慎态度。
从法理上看,在信用交易中,基于合同法律关系,授信机构对向其提出信用申请的客户信用信息享有知情权。LocaLhOSt但知情权是相对权,亦即知情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也就是说该客户即为知情权的义务主体。但授信机构并不对所有的被征信主体都享有知情权,如果如此,知情权就是绝对权了,这与法理不符。知情权在征信体系中的行使是以目的限制为前提的,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即是在法定目的范围内进行的,如果信用主体之外的第三人获取了个人的信用信息,往往是用于征信目的之外的用途,因此,信用主体之外的第三人针对个人信用信息行使知情权,就使征信体系中知情权的主体范围扩大,也往往会超出信用信息收集和使用的目的范围。“所以,任何超出其初次使用目的的对个人信息的利用都应当得到信息主体的特别许可,主体拥有为了初始目的而使用信息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其就具有了默示的对该信息进行再出售或进行交换的权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的限制是对知情权的限制,防止知情权在征信体系中极度扩张,以保护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但是,由于个人信用信息作为经济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信用信息不但会使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会给信息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对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进行绝对的限制,往往会带来效率的损失,使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于是,如何能够充分地利用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又能使个人隐私权得到良好的保护,是法学理论需要研究的问题。

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的法律限制与协调

(一)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的法律限制
各国法律对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都作出了严格的法律限制。英国《数据保护法》规定:当个人数据向第三方披露时,必须经数据主体的同意,否则不能向第三方提供。在没有获得数据主体同意的情况下,数据征集机构只能在具有充分的原因和理由时,才能向第三方提供。充分的原因和理由包括:受信息保密的责任制约;为得到数据主体的许可已经做了努力但没有回应;数据主体没有能力给予同意的表示。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此处对第三人称采用广义涵义)规定:只有在如下用途和条件下,征信机构可以向第三方披露信息:根据数据主体本人的指示向第三方披露有关他本人的信息;信息需求方准备给予数据主体贷款;信息需求方准备雇佣数据主体;信息需求方准备接受数据主体的投保;对个人信息的需求与数据主体证件、执照的签发有关;作为潜在的投资者、服务提供者、或合同期内的保险方,需要对信用、偿付风险的评价;其他类型的有关数据主体发起的商业交易;州、地方儿童抚养机构为了解数据主体的经济能力、作为抚养人履行抚养义务的能力的资格。

澳大利亚《联邦隐私权法》规定:对于个人信息进行记录和保管的管理者,不能将信息向本人以外的个人、团体或者机关进行提供,除非是法律要求或认可的,或者本人同意的。德国《联邦资料保护法》规定:除法律规定允许的的场合外,提供个人的信用信息必须得到本人的同意,且原则上要得到书面的同意意见。日本有关信用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为了防止信息的扩散而造成泄露危险的增大,必须规定作为信息接受的委托者的第三者不能进行信息的再提供,确实需要再提供的场合,信用供给机关在信息的提供中必须注意对直接的信息提供客户进行控制。
(二)个人信用信息向第三人传输的协调
从法理上看,第三人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是不享有知情权的,但为了使个人信用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各国法律也允许第三人在得到信息主体授权或在法定情形下,也可以得到个人信用信息。
从个人信用信息向狭义的第三人传输的限制来看,各国的普遍作法是规定必须得到信息主体的同意。但在信息主体同意的方式上却有两种方法:“自行选出”(opt out)和“自行选进”(opt in)。“自行选出”是指第三人可以从个人征信机构获取个人的信用信息,但那些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列在被选名单上的个人,第三人则不能获取他们的信息,这种由被征信人主动通知征信机构自己的名字不愿意被选用的,叫做自行选出。反之,“自行选进”是只有当信息主体明确表示愿意将自己的信息提供给第三人时,征信机构才可以提供;信息主体没有作出明确的表示同意提供信息时,征信机构则不能将其信息向第三人提供。
可见,“自行选出”的前提是事先假定信息主体是愿意其信息向第三人传输的,除非明确说不同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看了《征信体系中个人信用信息传输的法律问题探析》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试论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考评体系的构建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法律论文]试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法律论文]试论建立和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的思考
    [免费范文]简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之实践与研究
    [经济论文]浅议集团企业内控体系建设
    [免费范文]论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经济论文]浅析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免费范文]保证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
    [经济论文]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物流信息和体系功能

    法律论文
    普通论文解读中华法系的本土性
    普通论文论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冲突与协
    普通论文中投:主权财富基金的控股公司路
    普通论文试论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运用
    普通论文试论检察机关如何打击防范“小金
    普通论文基因权利初论
    普通论文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受劳动合同
    普通论文浅论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
    普通论文刑事政策对刑事司法裁判权的弱化
    普通论文论证明责任机制的限度
    普通论文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规制
    普通论文浅论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
    论文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现代图书馆风险管理应用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
    普通论文[免费范文]专家:我国中小钢铁企业生
    普通论文[经济论文]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春节照田蚕习俗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普通论文[今日更新]浅谈电子分镜头台本在影
    范文大全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乡开展四群教育、三深入
    普通范文[实习报告]医院实践报告范文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公安交警大队述职述廉报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选派干部学习沈颢先进事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退伍军人在八一建军节座
    普通范文[范文大全]农村信用社稽核人员个人
    普通范文[朗诵节目]军校夏令营快板词--我是
    普通范文[实习报告]检察院实习报告
    演讲致词
    普通演讲[商务礼仪范文]商务交接礼仪(4)
    普通演讲[庆典致辞]校长新年致辞
    普通演讲[庆典致辞]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式程序
    普通演讲[主持词]大型连锁超市分店开业庆典
    普通演讲[会议发言稿]在老兵退伍动员会上的讲话
    普通演讲[庆典致辞]用火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工作范文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八一建军节期间双拥活动工
    普通总结[工作总结]常州市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
    普通总结[调研报告]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2007年城南镇联动中心工作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公司财务工作总结
    普通总结[工作计划]京华中学2007年学校安全工
    普通汇报体会[征文演讲]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学习实
    普通领导讲话[思想宣传]在先进性教育活动转段动员
    普通汇报体会[心得体会]煤矿工人心得体会
    普通党建工会[记要]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体
    普通公文方案[公文写作]逊克县院浅谈在押人员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