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必须“教”与“学”并重 |
|
|
在时间上不留空挡;三是“全方位育人”,对校园内每个角落都精心设计,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四是“全面育人”,让学生全面发展;五是“全社会育人”,开放办教育,让公检法司及学生家长参与育人,树立大教育观。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然而不少教师对此感到茫然。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应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学校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要有所作为。比如:引导任课教师制定各科作业规范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本校的《学生学习规程》《班级学习常规》《课堂学习常规》《自习课常规》等,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制定《学习方法××条》以及引导教师研究制定本学科《学习规程》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指导,既要总结具有普适性特点的学习基本环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规律,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习惯;既要利用班会、集会和各种文化设施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渗透,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这些小公主、小皇帝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忽视对他们的心理教育,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学校应该建立教学管理者以及教师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制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倾听他们的心声,既做他们的导师,又做他们的亲密朋友;既要读懂他们的共同心理,又要读懂每个孩子的特殊心理;既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又要适时点出他们的不足。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分享他们的喜悦,激励他们的士气,帮助他们学会查找美中的不足;当他们寂寞、孤独和遇挫时,走近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善待他们,帮助他们在失败时看到光明和希望。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牵手走过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沟沟坎坎。上一页 [1] [2] [3] [4] |
|
|
|
上一个论文: 关于完善社会保障监督系统的路径选择 下一个论文: 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