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素质培养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素质培养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进一步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要积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创新意识 课程改革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国论文联盟http://***
  
  1.充分挖掘教材中创新 教育 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知识点。事实上,一部人类社会的 发展 史,就是人类的创新史。如 中国 古代社会的几次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了以 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终于使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了解决 台湾 问题,代表中国政府首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用这个原则已经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问题也必将尽快得到很好的解决。由此可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先导。又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特别是四大发明,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通过以上事例的学习,使学生对革命先辈门敢于坚持真理、不惧怕困难、永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去发现、去挖掘问题的创新欲望。
  2.激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发展能力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难度适当、新颖、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它最好是逆向思维的或立体思维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讲中国古代史的奴隶社会时,我提出:“奴隶社会中,奴隶主用极残忍得手段对待奴隶,任意残杀,为何说它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我提出:“为什么说哥伦布、麦哲伦既是殖民强盗,又是杰出的航海家?”问题提出后,一下子就触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思维,学生思考出了多种答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仅仅是创新素质的起点,创造性思维才是创新素质的核心。那么,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受老师和教材的束缚,要敢于怀疑、要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让学生去探究发现问题,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要给予鼓励。因为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才是一个真正学习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如我讲完“左宗堂收复新疆”后,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他率军收复新疆,支持曾纪泽与俄交涉伊犁的斗争,粉碎了俄英分裂祖国新疆的阴谋,所以说他是个爱国者。”这时,有的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史实,大胆质疑,认为这样的评价不够全面。有的认为他作为洋务派的地方代表,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发新疆。因此,他不只是爱国者,又是发展社会 经济 的组织者;还有的认为,他作为封建社会的官僚和湘军将领,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军活动,是刽子手之一。通过质疑,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左宗棠的评价就更全面、公正了。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点是从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要重视发展发散思维。如讲“隋朝大运河”一课,我一般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分析:一是它的开凿是隋朝为加强南北 交通 ,巩固隋朝统治的结果,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作用。二是它的开凿劳民伤财,地方官吏也以此乘机勒索百姓,致使民怨沸腾,而且隋炀帝为此河极尽奢华,的确是 政治 腐败的表现,成为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我从另外的角度反问学生:这样一条跨五省六大水系的人工运河是否需要花费巨额财力物力?学生予以肯定回答后,我又问学生,如果隋朝经济不繁荣,能否修成这样一条南北交通打动脉?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原来隋朝运河的开凿,又是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和证明。我们在教学中分析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都要鼓励学生换一换角度,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发散、求异,这样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中国论文联盟http://***   3.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思维的独立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自主程度。学生在学习 历史 的过程中,遇到复杂的问题或者是带疑的定论,要学会问“为什么”,并能自己动脑筋思考寻求答案。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的方法之一是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就为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创造力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 发展 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如讲完“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后,我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亚非古国不处在大河流域这个有利位置,那么这些地区能不能成为文明古国?”这一问题引出了学生的许多不同看法。有的同学说:“如果这些地区不处在大河流域,就缺乏了便利条件,农业生产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就不能成为文明古国。”也有不少同学持这样的观点:“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对 自然 条件更好的利用。大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要靠人来改造,否则就谈不上优越,说不定还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灾难。”这些“闪光点”虽不集中在一个学生身上,但它来自学生的独立思考,是他们亲身实践的结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尝到了劳动的甜果,兴趣大增,课堂上形成群情高昂、你追我赶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和发挥。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提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
    对农林类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
    农林院校《政府经济学》教学
    历史学的新视角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
    历史学科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
    “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