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生物教学中落实重要“过程”的实践研究           
生物教学中落实重要“过程”的实践研究
quo;过程”的实践研究
  
  生物学科的过程是指引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学生认知建构的过程。笔者对“过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对不同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2.1“过程”的构建
  2.1.1教材上的“显性过程”
  教材中关于生物学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实际上是交代了具体的“过程”(表1)。
  教学策略:感受“过程性”,过程的分类分析如下:
  教学案例1 DNA复制、转录、翻译(分子水平)呈现形式:课本示意图、多媒体动画、改进图(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结合)。
  展开内容:发生的时期、场所、条件(能量、ATP等)、原料、产物。
  
  研究方法:同位标记素法(用15N标记DNA分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H标记氨基酸)。
  科学思维:揭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复制、传递和表达机制——中心法则。
  2.1.2丰富“显性过程”
  (1)教学策略一:完善教材上的流程图。
  教学中师生需要共同追问和完善“过程”的流程图,深化记忆和掌握,训练图文转换能力。
  “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1)是把神经调节的过程合并在此图上(黑色直线为添加的曲线)。
  (2)教学策略二:质疑过程。
  知识构建的过程会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动向,使课程目标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教学案例2 基因工程操作过程
  教材呈现形式:课本示意图(利用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胰岛素)。
  问题:大肠杆菌是原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
    对农林类高职高专遗传学教学
    农林院校《政府经济学》教学
    浅谈图片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
    “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中自
    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
    法律逻辑学的教学研究
    对农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其教学
    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