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大学生理性民族主义教育研究           
大学生理性民族主义教育研究
发生在高校内部的事件,并非只局限于高校的内部,由于互联网的传播,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这起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当今某些大学生的民族情绪存在着不理性、情绪化的倾向。
  
  二、大学生理性民族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而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民族主义观,自觉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利益。大学生的理性民族主义教育,我认为应该从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要注重学校教育,构建大学生理性的民族主义。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的民族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在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课堂教育还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影响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理性民族主义的内容,必须要让大学生了解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内容。
  首先,要让大学生了解民族主义的含义,让他们理解民族不等于国家,民族主义不等于国家主义。只有当民族与国家合二为一时,即国家内只有单一的民族,国家的领土界限与居民居住地范围相同,而且文化与政治已经逐渐融合的国家,才称之为民族国家。这时的民族才等于国家,这时的民族主义才等于国家主义。很显然,在多民族国家的中国,汉族作为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民族往往比少数民族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在国家事务的处理中具有更强的支配权。当前的某些大学生只是强调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认同,却忽略了中国本身的多族群性特点,在他们那里,所谓“中国的”、“中华民族的”,实际所指,充其量只是汉族的。因此,过分强调民族主义往往会伤及少数民族人民的感情。另一方面,这种民族诉求也为西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独立带来了合法性的因子,不利于我国的统一和稳定。
  其次,民族主义不等于反对西方,更不等于盲目排外。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在遭到西方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在经受了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后,才开始由千年的文化认同转变为现代的民族认同。因此也具有了反对西方又不得不向西方学习的独特特征。对中国来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
    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
    中部彝族学生普通话元音习得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统计观
    怎样让小学生爱上作文\写好作
    学生乐于作文,写好作文
    浅谈如何利用EDA软件提高电子
    透过网络文化特性分析大学网
    动物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