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口语练习延迟法的应用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口语练习延迟法的应用
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基础仍然很差、底子薄弱。这主要是因为:(1)其语言定式为母语,短时间内对汉语知识并不能很好的掌握;(2)受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民族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其自身的文化习俗特点对汉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3)其自身对汉语学习缺乏主动、积极性。这就需要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做到尊重学生本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汉语学习中。目前,我们选用的教材,非常注重其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通过丰富有趣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接受汉语知识,并开始主动探索,达到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目的。
  二、口语练习延迟法概述
  口语练习延迟法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语言学家们在1970年提出,当时他们发表了一篇《在第二语言教学初期延迟口语练习的效应》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理解语言的能力是语言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有价值的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能够具有一个理想的潜伏期,能够从中自行出现语言输出;文献中还认为言语输出和言语理解虽然以同样的语法为依据,可是言语输出还要求对语法形式进行检索,所以就对记忆系统产生了更加沉重的负担,而且还对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技能有所涉及。整理:WWW.YbAsk.COM 。
后来又有语言学家研究认为,对口语输出并不能直接教授,语言教学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专注于言语输出是没有价值的。他们提出,密集的口语训练在教学初始阶段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它更应该在学生有更充分的准备的时候开始进行,即到学生已经学会理解口语的时候。这些语言学家都认为再现能力是以再认能力作为基础的,在听力理解之后才能够进行口语练习的训练。这就是口语练习延迟法的基本概念。
  三、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口语练习延迟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1.输入阶段
  (1)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更加易懂,往往会在说话内容或句型上有所简化,这固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但另一方面,因为课堂教学和现实语言交际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仍然无法真正交流,词汇的匮乏是主要因素。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真实交际环境下的听力材料,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实际锻炼。
  (2)还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听力速度训练。听力速度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慢到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略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若干
    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效
    母语教学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浅探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现状及应对
    关于西部民族中学理科教学的
    走向现代的民族化写作
    小议《民报》对民族主义的宣
    试论文化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发
    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