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地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 |
|
土地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 |
|
|
摘要:文章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2008年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的数据来建模验证,探讨了土地市场发展和土地出让金对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土地市场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二是土地出让金(土地成交价款)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三是土地市场发展结合着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是土地出让金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并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 关键词:区域经济;土地市场;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对土地需求量逐渐增大,而且国家在经济可能出现过热的时候开始尝试采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本文采用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土地市场通过土地财政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机理分析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央上收了大量财权,特别是将增值税的75%归为中央政府,并将所得税改为中央、地方政府共享的税种。与中央政府采取上收财权同时进行的是下方事权,形成各级地方政府事权层层下放,而财权层层上移的情况。在这种事权和财权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履行自身职责,必然会寻求扩大财源,这样巨大的土地收益成为了一个最佳的选择。巨额的土地出让为地方投资和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一是以低廉的土地出让费用招商引资,增加地区经济竞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和扩张;二是高价出让土地增加了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为地区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通过城市扩张促进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发展。LocalHosT土地市场发展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和支出。土地财政、地方财政收入和投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关系。 (二)土地市场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三部门模型理论分析 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是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区域房地产市场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enisedipasquale和williamc.wheaton提出的。该模型将区域经济划分为三个部分:区域产出市场、区域劳动力市场和区域房地产市场(包括了土地市场和地上建筑物)。 1、区域经济均衡模型。一个区域的产出需求qd是价格p的减函数,如图1所示。产出需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房地产,且它们之间不具有替代作用。单位产出成本c=a1r+a2w,其中r、w分别为租金和工资,a1、a2分别为单位产出需要的固定数量的房地产和劳动力。房地产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量分别为kd=a1q和ld=a2q,由于生产要素间不存在替代作用,所以需求量仅依赖于生产量q,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如图2、图3所示。其中劳动力市场纵轴表示相对工资,即经过价格指数调整后的工资。在图1中,如果产品的需求曲线已知,而工资和租金又决定了生产成本,通过图1可以求出总产出量。在图2、图3中产量又决定了要素需求,如果要素的供给已知,则可以求出要素的价格。如果这三个图相互符合,那么该区域经济就处于均衡状态。 2、土地供给量增加与经济增长。假设区域最初处于均衡状态,产出量、价格水平、劳动力数量、房地产数量、工资、租金分别为q1、p1、l1、k1、w1、r1。当土地供给增加时,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将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租金下降,如图6所示。在劳动力市场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下降,产出增加,如图4所示。产出增加使得要素需求量增加,要素需求曲线均向右平移,要素价格上升,如图5、图6垂直虚线所示,使得生产成本略有上身,但是仍低于初始成本。因为如果此时的成本高于初始成本,产量就会下降从而要素价格也会下降,生产成本必将下降。从分析可以得出,土地供应量增加,生产成本将下降,最终使得区域的经济产出增加。再次调整到均衡状态时的产出量、价格水平、劳动力数量、房地产数量、工资、租金分别为q2、p2、l2、k2、w2、r2。 (三)土地市场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内生增长模型理论分析 目前,根据关于内生经济增长的普遍研究方法,利用生产函数来定量分析伴随土地市场发展而来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出让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barro、davoodi的研究,描述内生增长生产函数包括三个变量:人均产出y,公共支出g,私人资本k。函数关系描述为: y=f(k,g)①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来源主要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主要是预算内的财政收入r,预算外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f,所以 g=g(r,f)② ①、②式联立后生产函数表示如下: y=f(k,r) ③ 把③式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下式: y=α+β1k+β2r+β3f④ 式④中,y表示人均产出,k表示人均资本,r表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f表示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从④可以看出,人均产出的增长受人均资本、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人均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影响,其中,后面两项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实证研究中,采用截面数据模型来描述上述分析如下: yi=a+β1ki+β2γi+β3fi+εi⑤ 三、实证检验和结论 (一)基于以上理论分析,现在做如下假设 一是土地市场发展和区域经济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二是土地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二)数据说明 实证检验中的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土地出让金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9》。 (三)实证分析结果和分析 1、用2008年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国有土地出 [1] [2]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试析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个论文: 新时期农发资金投入的模式和方向探讨
|
|
|
看了《土地市场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的网友还看了:
[法律论文]试论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思考 [法律论文]简论市场中介组织的法律规制问题探析 [经济论文]试析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经济论文]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 [免费范文]先人后己: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与文化自觉 [经济论文]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地位与创新途径分析 [经济论文]应加强对骨干市场的扶持力度 [法律论文]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今日更新]文化市场管理法治化研究 [今日更新]优秀市场营销应届生自荐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