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认知语言学架构下的修辞学研究           
认知语言学架构下的修辞学研究
有枝叶也。
  (二)转喻模式指在多种模式的基础上,是其中某个成分与另一成分发生联系, 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这种认知模式反映到修辞格中则是借代。例如:
  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
  (三)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向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莱考夫总结出多种意象图式,例如:
  ⒈部分——整体图式
  这一图式的生理基础是人本身以及其他物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 构成要素为整体、部分、构造。
  在此图式中,只有部分存在于同一结构中才构成整体。反映到修辞格中便是借代的运用,这一辞格在上面以详细论述,这里不再加以讨论。
  ⒉起点-路径-目标图式
   这一意象图式的生理基础是当物体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时,一定有起点,终点和路径。而构成要素为起点、终点、路径和方向。
  另外还有“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图式”等式。
  二、每一种认知模式都是一个结构整体,一种完型结构。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完型心理。这一原则的提出对于认知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原形范畴、意象图式等都具有完型结构。在修辞学中这一概念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如:析字,是一种说些中利用汉字特有的条件,通过离合或增损字形的方法来巧妙地表情达意的修辞方式。
  三、总之,运用认知理论对修辞进行研究,可以找到全新的着眼点,有利于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从人的思维,认知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不是仅从表面上进行定义。修辞学是人们对于语言的进一步加工,这与认知的联系更为密切,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认知模式将语言更好的组合、运用,产生审美价值,使人类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创造良好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
    提高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正
    英美文学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
    西安世园会标语的社会语言学
    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科课堂教学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从现代语言学走向后现代语言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