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先秦语言哲学的流派分野与共同特征           
先秦语言哲学的流派分野与共同特征
  伦理本位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以伦理本位著称于世的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并注定了先秦语言哲学的伦理本位。作为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先秦语言哲学的伦理本位不仅是古代哲学制约、影响的结果,而且成为古代哲学伦理本位的组成部分。
  从立言宗旨来看,先秦三大语言流派虽然各有理论侧重,却以道德为共同归宿。在这方面,以道德的视角探讨语言的德行派自不待言,即使是热衷于言与道之关系而侧重本体、认识领域的本体派最终也把言归结为道德问题。正因为如此,孔子和老子一起强调语言的真实诚信,主张语言表达的内容要符合忠信原则。孔子的“言思忠”(《论语•季氏》)与老子的“言善信”(《老子•第八章》)说的是一个意思。庄子标榜的不言是一种基于有知的涵养和心态。因此,它是一种道德修养,标志着得道的、常人没有达到的精神境界。例如,在著名的“知北游”寓言中,面对知的发问,三个被请教对象的反映体现了不同的修养境界:无为谓不答,因为他“不知答”,不认为需要用语言来回答——用语言或与人交流的方法得道本身就是错误的;狂屈虽然想回答,由于达到了“忘言”的道德境界和精神状态,最终还是因为“忘其所欲言”而使知“不得问”;黄帝和知则离道甚远——一个因为予以回答,一个因为对道向他人发问。从中可见,庄子认定最高的境界是不言,不言是得道之人道德完满的表现,言或不言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境界。逻辑派的探讨侧重认识和逻辑领域,在先秦三大语言哲学流派中离伦理、道德领域最远。尽管如此,正名的宗旨使其为道德立言,并以伦理、道德为归宿。墨子指出,今天下之诸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墨子•非攻下》)对义之名实的关注决定了墨子研究语言的致思方向,也注定了其语言研究以义为归宿。如果说义是墨子伦理体系的核心的话,那么,语言哲学则是论证伦理思想——义的工具和手段。与此相关,他为言立仪的目的是判断言之道德属性——善或不善。墨子通过规矩的测量即标准的检验,对言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创造良好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
    提高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正
    英美文学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
    西安世园会标语的社会语言学
    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科课堂教学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从现代语言学走向后现代语言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