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语言相对性原理对外语翻译策略的指导           
语言相对性原理对外语翻译策略的指导
  在句(1)中,没有出现主语,是汉语中典型的无主语句,在译文中得相应地加上“I”。而在(2)中,看似简单,“cold”一词却不好译,若译成“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则忽略了“day”,若译成“这是寒冬的一天”,也是歧义,因为cold修饰的不是winter,而是day,所以只有拆开译。
  2. 西方人重客体意识,中国人重主体意识
  前面所提的汉语悟性思维注重的是参与意识,以人为本,以人为万物的出发点,强调人的主体意识,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行为,从而主客体不加区分。而英语的理性思维则注重距离意识,其严密的形式逻辑强调保持物我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对客体进行剖析。所以在这种理性主张中,必然主客体分明,客体是客体,主体是主体。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被动句和大量的非人称句,以及人和物都可为动作句的主语。而汉语则不喜被动句,多用有生命名词为主语,这样在翻译中必须进行相应转换,才能使译文更地道。例如:
  (1)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finish working right now.我们必须马上结束工作。
  (2)Astonishment, apprehension, and even horror oppressed her.她感到心情抑郁,甚至惊恐不安。
  句(1)是非人称句,句(2)则物为主语,在翻译时都要进行相应转换。
  3. 西方人重抽象思维,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英语民族擅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形式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大量的含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虚”“泛”“暗”“曲”“隐”的感觉。如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No good news is good news.)句中的absence,int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创造良好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
    提高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正
    英美文学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
    西安世园会标语的社会语言学
    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科课堂教学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从现代语言学走向后现代语言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