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英国文学中的疯癫           
英国文学中的疯癫
后悲愤离世。
  英国的父权制是造成疯癫的重要因素。大家闺秀奥菲莉娅纯洁天真,但因卷入父权的阴谋中,成为政治斗争的的牺牲品。对父兄、情人的爱恨使她失去了理智。父亲不测使她感到人生无常,她开始质疑人的归宿,“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是什么,可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变成什么。”(莎士比亚,1999:991)失恋的痛苦使她发疯后唱内容不“健康”的民歌,表达对婚姻与性爱既恐惧又向往的“淫荡不雅”的压抑心理,解构了父权制下清纯听话的乖乖女的形象。这是她发疯前无论如何也不会表露出来的,勒替斯听后说:“这一种无意识的话,比正言危论还要有力得多。”(莎士比亚,1999:994)
  从上述形象看,文艺复兴时期疯癫构成人的基线、本真,比“理性更接近于幸福和真理,比理性更接近于理性”(福柯,1999:13),构成一种对社会现实、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的激烈否定和有力批判,具有美学上的启示意义。这时疯癫者可以像精灵一样自由地穿行于原野山谷,没有行动限制。
  
  2. 古典时期:疯癫的禁闭时代
  
  古典时代禁闭制度流行,“疯癫就被从想像的自由王国中强行拖出,……它就被关押起来,在禁闭城堡中听命于理性、受制于道德戒律,在漫漫黑夜中度日。”(福柯,1999:57-58)疯癫开始和丑闻、兽性、骄傲、死亡、黑夜、原罪、流血等联系在一起。《远大前程》中的郝薇香小姐、《简·爱》中的伯莎·梅森等为代表的女性疯癫尤为引人注目。伊莱恩·肖瓦尔特在《女性的疾病》中指出十七世纪以来,英国疯癫女性总是多于男性,有时甚至是男性的一倍。维多利亚时期对女性压迫和性禁锢登峰造极,反映在文学中就是维多利亚时期特有的疯女形象。
  从小被宠坏的贵族小姐郝薇香傲慢多情,长大后被弟弟坑害,又疏远了好心亲戚马修,被骗去钱财还被情人抛弃。一怒之下她自我囚禁,以报复男性为生活唯一目的。疯癫使她变成了蜡人、骷髅、幽灵,成为黑暗中的鬼魅。从深层结构上说,郝薇香的悲剧根源有三个:其一是她“拒绝外部世界,企图自我封

论文联盟*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英国文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中的
    英国文学中的女性身体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鸦片隐喻
    生肖与天文学的关系
    英国道路交通法犯罪规定的启
    重视古文学习 掌握有效方法
    浅谈背诵对古文学习的重要性
    视域融合与古文学习
    朱崇科《考古文学“南洋”》
    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