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学语文中实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方法           
中学语文中实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方法

  4、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离不开想象。文学作品中,作家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媒介,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或隐喻、或暗示、或象征、或映衬,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表现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一定的认识理解的情感态度。教师应抓住这样一些内容,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体形象;将彼此孤立、互不相联的细节、场景、人物等形象个体,整合为相互联结、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生动丰富的生活画面;通过想象,领悟形象之间、形象与现实之间、形象与其所包含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注意得以加强,兴趣因此强化,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得到启迪,作品的思想意蕴也就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有12个意象,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基础上,让他们运用想象力把这些意象还原成统一的景象情调,进而把握全诗的意境。第一句的三个意象构成一种衰败的景象,情感基调是一个“凄”字,第二句三个意象构成一幅有出世意味的乡村小景,情感基调是一个“寂”字,第三句三个意象形成一个浪迹天涯的形象,第四句由以夕阳西下之意象笼罩全景,最后以时空上有无限延伸力的“断肠人在天涯”直抒伤感情怀。通过对意象的还原想象,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审美体验过程、从凄惶、孤寂的审美意象中,感受到凄凉、悲苦的情绪氛围。可以说,离开学生对作品充分的艺术想象,对作品的审美体验严重削弱。
  5、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身就体现其创造性,而欣赏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不能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的“惟一”或“标准”答案,大胆地给学生提供研读思路,让学生自由发表其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另外,语文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学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文学欣赏、成立文学社、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学记叙文写作经验谈
    浅谈中学德育的困境和建议
    中学德育是社会共同的作用
    浅议中学德育实效性管理
    试谈如何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
    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困境
    浅谈以“唱读讲传”促中学德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探索
    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素质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