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家构建视角下的中俄转型比较分析           
国家构建视角下的中俄转型比较分析
要特征。自由派改革者试图通过全面的制度重构,迅速建立起繁荣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过度激进且考虑不周的改革却在瓦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将俄罗斯推入严重的转型危机之中。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的数据,俄罗斯转型期累积的产出下降幅度达到40%,大大超过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的衰退程度,直到2006年,俄罗斯的实际GDP才接近转型前的水平。与严重经济衰退相伴的是制度的不稳定、法治的缺失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
  导致俄罗斯转型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国家能力的衰败。尽管俄罗斯的转型在名义上是国家强制推动的制度变迁,但在转型启动后,国家协调制度变革的能力却非常微弱,国家自身就成为加剧社会经济动荡的重要因素,从而形成了一种“弱国家”治理模式。其主要特征体现为:国家的合法暴力垄断能力大幅下降,无法有效实施法律,有组织犯罪大量滋生;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急剧降低,无力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国家难以抵御来自利益集团的俘获,改革承诺缺乏可信性;中央与地方权责界定不清,地方政府缺乏推动经济发展的激励,呈现出掠夺性特征;广泛存在寻租、腐败和国家机会主义行为。表1通过六个指标对主要转型国家的国家能力进行了定量测度。从中不难发现俄罗斯的国家能力在转型国家中是较弱的。
  俄罗斯的国家能力衰败与其特定的结构性约束及国家构建策略密切相关。从结构性约束看,俄罗斯历史上形成了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而计划体制下国家权能的无限扩张不仅导致国家治理的低效率,而且破坏了社会的自组织能力。这就决定了无论是国家能力的培育还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都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前苏联后期,戈尔巴乔夫仓促发动的以“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为核心的激进政治改革已将全能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结构拆散,导致国家权力消解、政府组织涣散、行政机能瘫痪、分离主义滋生,乃至国家合法性的丧失。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不完善的“双轨制”改革、“自发私有化”,使微观经济主体摆脱了中央的必要监控,国家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和汲取能力也遭到严重削弱。

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俄罗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之江
    广东构建红段子网络文化
    英美文学翻译思维构建的思考
    图书情报学教育使命的意义构
    浅谈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构建
    浅谈基于语义web的高校毕业生
    民族主义与国家法治建设的关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建的浅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
    贵阳轨道交通人才支撑体系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