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加强文学评论建设与文学评论期刊的发展           
加强文学评论建设与文学评论期刊的发展
重文学批评了,这些都有助于批评期刊发展的趋势。
  我还有两点建议:第一,应该充分的批评化。这种充分的批评化是针对批评的理论化来说的,现在批评的理论化非常明显,当下的批评文本非常脆弱,批评家说自己想说的话,文本并没有细读,很快就过渡到理论。批评没有充分化就被纳入到学校的文学史建构当中,这中间是有距离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下批评面对的是当下的大众,起的是引导批评、引导创作的作用,但是现在不管是当下批评、还是搞创作的,好像都没有这个信心了。
  我认为批评是能促进文学创作的,我们要直接面向当下的所有作家的批评状况。批评期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我们没有时间大量的去阅读作品,只是看批评家们的批评文章,也存在着隔膜的问题。所以,只有充分的批评化,让批评多样化,实现批评的理论化,再进行一个批评史的建构,这才是一个正常过程,但是现在前面一个主要的环节被省略掉了。
  第二,批评文字建设问题。现在阅读越来越感觉到大多数的文学批评文章让人觉得有理论有想法,但是从逻辑上来说逻辑不清楚,从感性上来说语言的把握都很欠缺,我认为应该提倡一些批评文体的改进。
  
  张未民(《文艺争鸣》主编):
  文学批评期刊的生存建设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其中也包括思想建设和办刊宗旨的建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术建设,这里面也关系到人,如能不能不断地推出新的批评家,对于当代文学发展、当代文化建设能起多大作用?能有多大的意义?甚至能不能对这个社会的文化生态起到一个文学批评期刊的作用?从学术角度讲,我们的理论就是一种评论,就是对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的刊物就是一个载体,怎么样发声音?发什么声音?效果是什么?这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一部分。
  
  冯希哲(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批评家和读者对文学批评期刊整体状况忧虑很多,牢骚也很多,实际上都有自己的困难,但是不管怎么样,有阵地总比没有好,多总比少好。所以在这个行当中,大家比较多谈的是困境中坚守的问题。我有异议,现在谈作家的最后的道德伦理底线问题,我觉得这是基本生存状态的问题,就好比是人活着,是基本需要。如果简单的把批评期刊发展确定为最后的一种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一种悲哀,期刊固然应该坚守一种自身的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实用天文学》探索实用天文
    现代天文学综述
    汉画中所体现出的汉代天文学
    天文学名词工作的27年
    东汉天文学和中医学的发展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
    论英美文学课在英语师范生教
    “英美文学及选读”教学中自
    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