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1           
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1

  如果说,从西方文论的纵向发展来看,贯穿着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逻辑,那么从横截面来看,则明显地可划分成文学发生论、文学本体论和文学功能论这三块领地,当然也互有交叉。
  二、文学发生论
  柏拉图那句“艺术模仿自然”的论断里,既包含着对艺术的产生来源,也包含着艺术的本质属性一样,在文学的发生学研究中,实际上也常常隐含着对文学的本体论认识。20世纪西方文论中,明确从文学发生的角度进行研究的首推弗洛伊德和他的《创作家和白日梦》。他区分了两种作家类型,一种是接收现成的材料,一种是似乎创造自己的材料。弗洛伊德选择研究的对象是後者,而且在後者当中“不选择那些在批评界享有很高声誉的作家,而选择那些比较地不自负的写小说、传奇和短篇故事的作家”,并总结说,“这些自我中心的故事的其它典型特征显示出类似的性质。小说中所有的女人总是爱上了主角”,而弗洛伊德所说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呢?就是主角总会化险为夷,并最终成为英雄。显然,弗洛伊德选择的是二三流的作家写的二三流的入了俗套的小说,而把那些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排除在外,因为这些作品,他是无法总结出这样一个俗套来的,就像他仅以三部文学作品就得出了男性具有弑父恋母情结一样,仅仅以他所说的没有享有很高声誉的、不自负的作家(没有明确举出的例证),就把作家的创作归于没有实现的白日梦,这无疑也是一种武断之言,西方文学史上那些伟大作家们的鸿篇巨制,就是对他这一断言的最好的反证,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等等。但他对创作心理这一领域的开辟,不可否认具有筚路蓝缕之功。而他从作家这一角度探讨文学的产生,显然也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也许是为了对弗洛伊德的偏激和武断加以修正,荣格直接走向了弗洛伊德的对立面,不管怎样,弗洛伊德承认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而荣格则提出,“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进而把艺术作品看作是客观的和非个人的,这就完全抹杀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显然,荣格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用他的“集体无意识”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白日梦”,尽管有点合理的内核,但也没有发掘出文学创作的真正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政治学分
    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政治学分
    当代西方文论的发展模式及其
    现代西方学院经济学的扩张对
    明末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受阻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教学断
    中国的“威权”与西方的“民
    当代中国哲学1
    当代中国哲学2
    论西方人口理论对我国人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