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上)           
“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上)
得到撒播,所造成的后果是,艺术不再与日常生活发生直接的关联。而在当代商业社会,不仅波普艺术这样的先锋艺术在照搬大众商业广告,而且,众多古典主义艺术形象也通过文化工业的“机械复制”出现在大众用品上。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地消费艺术及其复制品,任何形态的艺术都能被大众实用性地“拿来”。如此看来,康德传统意义上的“美学理论把超脱(detachment)与非功利(disintersetedness)看作是识别艺术作品之为艺术——如自律性——的唯一途径,与此相反,‘大众审美观’忽视或拒绝‘轻率’(facile)介入及‘庸俗’(vulgar)愉悦的排斥,这种排斥是偏爱形式经验的基础。……大众审美判断源于这样一种‘审美观’[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气质(ethos)]:它恰好是康德审美观的对立面。” 这意味着,大众审美观与康德美学刚好相反是“对峙”而出的。
  同时,这种大众的实用性取向,更显现在实用生活本身直接的审美化上,这种趋向可以称之为“生活艺术化”:“尽管艺术明显地给审美倾向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但是,没有一个实践领域不贯穿着将基本需要与原始冲动加以净化、优雅化以及理想化的宗旨,没有一个领域不存在生活风格化(stylization),即形式压倒功能,方式压倒内容,产生同样的效果。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能力更独特或更为卓越的了:即把审美特性授予原本平庸甚至‘粗俗’的客观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是由‘粗俗’的人们自己造出的,特别是出于审美目的),或者将‘纯粹的’审美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物,比如烹饪、服装或装饰,彻底改变将美学附属于伦理学的大众倾向”。可见,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灵”无所不在,无不显示出当代审美的泛化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
    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音乐教
    高考写作生活化与个性化策略
    老小孩的生活哲学
    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活
    农村留守人口生活现状问题研
    《名人传记》为生活添彩
    “生物语言学”及术语考究
    三句半《我们的生活》
    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式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