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狂人日记》蕴旨再探           
《狂人日记》蕴旨再探
;的催促
  对于反抗绝望这一鲁迅的人生哲学和小说的精神特征,王得后曾说:“不相信‘希望’……是不是就‘绝望’了呢?……鲁迅没有这样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在鲁迅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时,他还说“……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在《两地书·四》中他说:“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同时他也说:“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由此可见,鲁迅确有时不免失望,但并不就是一味的绝望、彻骨的绝望,他“永远不平着,挣扎着,反抗着,坚韧地向前走去。”⑥
  “走”——正是鲁迅直面人生生存困境的一种选择。有人即指出:西西弗斯是通过不断的“推”来确证自我和世界的荒谬、反讽、破裂的关系,珂勒惠支是直接通过“反抗”来展现自我和世界的关系,鲁迅则是通过不断的“走”来找寻并创造自我实现的价值。⑦
  从《狂》来看,狂人的“候补”在小说文本本身并没有明确其是非判断的基础上,只能是一种“走”的提示,是对“路”的延伸,这里具有各种可能,但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它都是生命的一种确证,是未完成性的一种继续。正如有人指出《狂》:“是一出包含许多微型对话与中型对话的大型对话……候补意识与狂人意识不是一种消解与被消解的解构模式,而是一种对话姿态,是在对立张斥中平行发展、互相吐纳、彼此行进的无限循环和相互的动力资源。”⑧林毓生亦曾说:“无论自觉抑或不自觉,中国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吃人’的人;中国人并无内在的资源借以产生一项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狂人日记》如何被催生
    走出叙事的迷宫——《狂人日
    浅谈《狂人日记》中鲁迅对国
    果戈理、鲁迅《狂人日记》的
    新狂人日记
    周作人日本文化研究方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