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梁启超成人主观世界德育思想的哲学解析           
梁启超成人主观世界德育思想的哲学解析
不过关,他认为此人会身落世故人情之中,只为一己之私,图蝇头小利,则不足以与之探讨天下大事。只有“凤凰翔于千仞气象,方可商求此一大事”。可以看出,梁启超无论在选择维新派战友时,还是在选择做人的道路乃至评定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可取时,都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由此,梁启超在人的主观世界构建出一系列近代救亡图存背景下的道德指标。
  
  一、道德觉悟作为教育目的的逻辑浮现
  
  梁启超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首先提出教育必须有目的。他认为,人与动、植物,文明人与野蛮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人的活动有意识、有目的。教育是人类后天的_种非常重要的培养熏陶过程,因此,教育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他认为任何事情没有宗旨都可以苟且迁就,只有教育不能没有宗旨和目标,因为教育的成果体现在人的身上。梁启超就此提出培养全新人才是其教育宗旨。至于全新人才是技术人才、政治人才,还是道德品格高尚之人才,梁启超最开始时提出教育目的是为弥补洋务派的不足。他认为洋务运动只带给人对器物没有灵魂的认知,所以,他反对培育器物上的技术人才,他的教育目标是:“教养一国之少年,使其资格可以辅朕为全世界之主人翁,是也。此其气象何等雄伟,其眼光何等远大。”梁启超认为,面对民族危亡,真正应该从源头改变的不是客观外部世界,而是国民的主观自我心境世界,一切外因的改变都受到内因的主导和支配,因此,教育不是简单地学习某种既成模式,而是为了“使其民备有人格,享有人权,能自动而非木偶,能自主而非傀儡,能自治而非土蛮,能自立而非附庸,为本国之民而非他国之民,为现今之民而非陈古之民,为世界之民而非陬谷之民”。梁启超认为,只有培养拥有人格的国民才能使其在历史矛盾的背景中获取适应外界的能力,他看到西方各国教育体制完善,则政治清明而先进,因此希望在充满危机的近代培养出自尊、自主、自强、自治、具有爱国能力的资产阶级政治人才。梁启超认为,中西贯通具有政治胸怀之人才即是解决自身封闭性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方法,因此呼吁向西方学习政学。可以看出,梁启超希望中西教育的贯通当从工具层面向政治层面转化,从近代中国的“言技”层面转向“言政”层面,并由此逐渐涉及非物非我的中间环节即制度层面。梁启超此时的教育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渊源及
    浅论梁启超历史研究的“客观
    梁启超与中国特色报刊形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