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政治理想:马克思政治哲学变革之源           
政治理想:马克思政治哲学变革之源
“人”,特别是在这种替换过程中竟“背叛自己”,原因在于不了解“人类解放”的政治理想的实质,不了解政治实践的价值目的,其全部努力都是以一种抽象思维方式消解另一种抽象思维方式,即以旧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真正的实践从未在场,最终无法确立“完整准确地把握世界”的理论。
  费尔巴哈在形而上学思维框架中反对黑格尔,却无法从根本上摈弃其思辨理路,马克思选择的是在根本上完成这个体系的颠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番话是极有见地的,不仅看到两种思维方式的弊端,同时确立实践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生产实践、经济活动和政治事件是反观“一般思想”的钥匙,概念和逻辑没有“自我规定”,无法与人们的社会关系分离。整理:WWW.YbAsk.COM 。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并非对一般抽象思维的否定,理论分析离开抽象思维是难以想象的,他反对的是将抽象思维视为生活实践的根据的逻辑。当时的德国哲学正是这种抽象思维的标本,纯粹思辨的展开与现实之间“有惊人的不一致”,“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以及和市民社会本身之间是否会有同样的不一致呢?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理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如果说黑格尔哲学的三要素是“实体”、“自我意识”和“绝对观念”的话。费尔巴哈则以类哲学的方式道出了宗教的“人本学”秘密,人应该在“类生活”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据,但这种类哲学没有根本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成为新的宗教,马克思要在此基础上确立“现实的个人”在政治实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
    日本民主党深陷政治献金丑闻
    王健林的“政治献金”
    政治献金绑架西方
    韩国:“献金政治”惹的祸
    “献金门”吹起日本金权政治
    浅析江口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
    防止行政治理创新乱作为
    关于新时期如何创新文化企业
    中医院校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