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学院,1977级

所录取的新生(那时叫法律系),大都“怀才不遇”--有人原先报的是哲学,有人志在美学,有人想学的是考古,还有人希望转中文系而未果。风水轮流转,今日中国,考生若被法学院录取,-般不会转投哲学系或考古系。其实,民国初年也是如此。那时的北京大学,“从法科转文科是一定可以准的。从文科转法科,那就非常的困难了”--可这不妨碍冯友兰最后还是选择了北大哲学门。换句话说,人各有志,还会有对于人文学痴心未改者,所谓某个学科“后继无人”,大概是危言耸听。但人文学的空间在缩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大学可想而知。在一般情况下,为便于招生,各大学都是“家丑不外扬”。听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包伟民教授畅谈“历史学的困境”,让人感叹:综合实力肯定在全国前十名的浙江大学,其历史系教授只有合并前杭州大学的三分之一,学生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每年只招30名学生,中途有一半转系,能熬到毕业的只有寥寥十几位。难怪当事人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的“文史热”,感觉恍若隔世。编辑:www.ybask.Com 。

  这当然不是北大或浙大单独面临的问题。大学校园里,“无用”的人文学不如“有用”的社会科学吃香,普天之下,莫不如此。要说此举有什么“中国特色”,那就是古代中国文人曾经有过的“帝王师”梦想,如今正由社会科学家来实现。考虑到转型期中国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每回政府推出重大决策前,确实都曾征求专家们的意见(或请专家参与起草相关文件)。问题在于,被纳入“思想库”或“智囊团”的,大体上都是社会科学家。至于人文学者,除非你已成功转型,否则很少有机会参与重大决策。
  既远离商业资本,又淡出政府决策,人文学者即便能说会道,时常在媒体上“呼风唤雨”,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院体制中依然处边缘地位。表面上,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校长会说“人文学”不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全都心照不宣:“人文建设属于长线投资,而且有风险。这就难怪大学校长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经济学哲
    当代中国构建人文精神的基本
    编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人文读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
    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
    中国电视电影的启动和发展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
    协商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会计理论发展:挑战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