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dquo;将有可能获得更为门阔的发展空间。这与先由政府主导、后有媒体接棒的“国学热”,形成某种奇异的“良性互动”。尽管有些文化活动资本介人太深,作秀成分太重(最典型的是“红楼选秀”);有些电视讲座的娱乐化及商业化倾向过于明显,因而受到学界的猛烈批评,但总的来说,近年中国社会上及媒体中的“书香气”还是略有回升。
  与气势如虹、有国家战略做支撑、同时又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的“国学热”不同,以“讲座”为中心的文史知识传播,其受众更多立足于个人趣味。而且,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主要由大学教授推动不同,这回的主要动力来自大众传媒。十年前,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了150集系列电视片《中华文明之光》。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考古、民俗、天文、地理、科技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播出后,叫好而不叫座。与这种学院派趣味很浓的“文化普及”不同,如今的电视讲座(以“百家讲坛”为代表),都是以媒体为主,邀请大学教授以个人的名义加盟,接受其“专业培训”,且按照导演的意图“演出”,讲究商业运作,因此类讲座更多地迎合公众趣味,叫座但不叫好。来源:Www.Ybask.Com 。

  所谓的“国学热”,应该区分大众的欣赏趣味以及主事者的主观意图--政府有政府的设想,民间有民间的愿望,主办单位则很可能还有实际利益的盘算,不宜一概而论。总的趋势是,“启蒙”或“爱国主义”等宏大叙事,日渐让位于个人利益的讲求。也正是因为讲求个人趣味以及实际利益,使此风得以突破“运动式”的提倡,有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最有趣的,莫过于冷门的“考古学”,借助于日渐升温的“收藏热”,居然也都成了热门话题)。我曾提及,在“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的背后,还有一个不该被一笔抹杀的“附庸风雅”;小民百姓半真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经济学哲
    当代中国构建人文精神的基本
    编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人文读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
    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
    中国电视电影的启动和发展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
    协商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会计理论发展:挑战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