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能获得人文、社会或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加上很好的思维训练,这就够了。大部分的工作岗位,只要稍加培训,就能应付自如。因此,我一直呼吁扩大人文学科的招生。假如有一天,大学所读专业和自己日后从事的职业没有直接对应联系(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尽管不是自愿),我相信,很多人会同意我的看法: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学点文学,学点历史,陶冶情操,培养人格,远比过早地进入职业培训要有趣、也有用得多。
  无论学的是生物、化学,还是金融、管理,走上社会后,不管出于工作目的还是个人兴趣,都可能急需补充人文学方面的知识。虽说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口号目前还没能真正落实,但周末听讲座(绝大部分免费,也偶有收费者)已成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图书馆组织的(以北京为例,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等每周都有讲座),有书店组织的(以北京为例,三联韬奋图书中心、涵芬楼书店、第三极书局、三味书屋、单向街图书馆等经常举行超越“促销活动”的讲座),有政府组织的(如上海的“东方讲坛”),也有各省市宣传部为政府官员举行的(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带有职业培训性质)。整理:WWW.YbAsk.COM 。
若是公开讲座,在现场听众中,有一般市民,有退休教师,还有受过大学教育、出于个人兴趣前来“充电”的年轻人--后者越来越多,正呈直线上升趋势。在这些讲座中,有生活型的,有科技型的,但主体是传授人文知识。举个例子,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即位于文津街的“老北图”)从2001年起每年举办近百场名人讲座,并选择其中的菁华,出版“演讲录”。五册《文津演讲录》,共收文59篇,其中人文学51篇,社会科学7篇,自然科学1篇--硕果仅存的这篇《可爱的地球》,仍属于科普读物,而非专业论述。这与编者的主旨--“所选讲稿,主讲人多为年近古稀的学界名流、文坛泰斗”--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受制于听众,读者的趣味。因为,业余时间听讲座,除了健康、美食,最容易吸引听众的,当然是文史之学。
  随着国民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作为职业的“人文学”相对萎缩,而作为修养的“人文学&r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经济学哲
    当代中国构建人文精神的基本
    编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人文读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文失落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问题的人文
    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
    中国电视电影的启动和发展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
    协商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会计理论发展:挑战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