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论哲学教育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           
论哲学教育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
上其人格是平等的,而这并不否定师生由“闻道先后、术业专攻”而形成的资历和资格上的差异性。如此,教学及其目标才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教学作为师生共建和交往的实践共同体,教学过程及其效能的发挥,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要求彼此有责任意识,双向沟通、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否则,无法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哲学教育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与哲学教育生活化理念
  
  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是哲学教育教学改革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它与生活化的哲学教育理念有相互贯通的内在关联,前者是后者的必然要求和体现。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传统“特殊认识论”教学过程观所蕴涵的是“知识论”的立场,它所看重的是学生有效接受知识这一课程的预设目标。诚然,从“知识论”角度理解哲学教学,也会注重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往,但却容易把师生交往仅仅看作师生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背景、手段和条件,只看重这种交往的工具价值,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在此前提下,“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地位和能动作用,重视师生情感交流不过是教师(知识权威者、教学目标制定者)为了让学生有效接受知识的一项“举措”而已;“学生中心论”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师生交往主要为了使学习者能得到教师(引路人或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和帮助。哲学教育生活化理念则不

同,它把哲学教学建立在主体现实生活中,超越了“知识论”的教育目标观,强化了哲学教学“转识成智”之主旨和核心环节。而且,哲学教育生活化理念的内涵是“哲学的生活生成”与“生活的哲学化成”之有机统一。对哲学教学来说,既要通过师生交往,使师生主体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共同解释哲学教育文本,形成对哲学知识视界融合的共识性理论文联盟*论文联盟*编辑。解;又要透过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返过来去理解和改变师生主体的现实生活,提升生活境界。如此一来,哲学教学的目标,不但有作为基础和手段之知识学习这种预成性目标,而且有作为关键和目的之指向主体思维方式优化、个人精神发展和自我生命丰富、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哲学教育三论
    当代研究生哲学教育的“有限
    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哲学
    密尔政治哲学心思想浅析
    生态女性主义的政治哲学是什
    严复晚年政治哲学思想中的反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
    韩非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浅析
    论古代政治哲学范式的基本特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