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社会主义\市场和“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和“中国道路”
体说来,这一交换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性质怎么样呢?“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社会总劳动。因为生产者只有通过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才发生社会接触,所以,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表现出来。换句话说,私人劳动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从而使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关系。……劳动产品只是在它们的交换中,才取得一种社会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对象性是与它们的感觉上各不相同的使用对象性相分离的。劳动产品分裂为有用物和价值物,实际上只是发生在交换已经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时候,那时有用物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从这段较长的引文可以看出,“市场”所具有的“交换”本性和社会性质是“商品拜物教”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源。“交换”所表征出来的这一体现“资本主义市场”和“商品”特性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交往方式是造成“商品拜物教”的根源所在。学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对“交换”的看法完全是用历史的和现实的眼光来看待的。但是,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对“交换”的社会性质的看法从理论深层次上看仍然具有“人本主义”批判的哲学意蕴,不仅仅是着眼于纯粹的经济学的实证论研究。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依然秉承了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思想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点也在最能体现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体现出来。当然,这并不就是说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研究仅仅是以一种哲学批判的方式来进行的。如果这样简单地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市场和交换的批判,就不能把马克思和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区分开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是一种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既承认其巨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也看到了他的负面效果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人本主义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韩毓海:社会主义与文化中国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
    高职文秘专业社会服务途径探
    高中班级2013年元旦晚会主持
    XX中学2013年蛇年元旦晚会主
    试论学习者共同体:社会建构主
    从按需分配的实现看马克思主
    略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
    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导向机制
    建构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