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社会主义\市场和“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和“中国道路”
的阐释和论证。“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的双重张力内在地构成了马克思思考“市场”(经济)的两个维度。
  其次,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论证并揭发了货币作为财富代表的历史生成过程及其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内在本质关联。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对货币和交换价值的“交换”属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对“市场”(经济)批判的本真态度具有重要的启发。马克思针对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历史发展三形态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同步发展起来。”从这段引文的最后一句话可以推断出,马克思充分看到了“商业”、“交换”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在通向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交换方式,即“市场”及其所内在的交换价值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摧残了人的自由和个性。“不管活动采取怎样的个人表现形式,也不管活动的产品具有怎样的特性,活动和活动的产品都是交换价值,即一切个性,一切特性都已被否定和消灭的一种一般的东西。”针对部分经济学家尤其是所谓的庸俗经济学家们对商品拜物教迷信的程度乃至颠倒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化学家在珍珠或金刚石中发现交换价值。可是那些自以为有深刻的批判力、发现了这种化学物质的经济学家,却发现物的使用价值同它们的物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韩毓海:社会主义与文化中国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
    高职文秘专业社会服务途径探
    高中班级2013年元旦晚会主持
    XX中学2013年蛇年元旦晚会主
    试论学习者共同体:社会建构主
    从按需分配的实现看马克思主
    略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
    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导向机制
    建构社会诚信体系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