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
种自然的人化或人的自然对象化”,自然还不具备主体的价值。《瓦尔登湖》的引介,使中国作家开始意识到,自然不是匍匐于人类脚下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散文创作不仅可以表现人心、描写社会,而且可以聚焦生态、以自然为对象。长期以来束缚散文创作的教条观念被逐渐地打破,作家们开始怀着一种超越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努力倡导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中国作家们的生态思想意识受到了激发,文化传统中的自然情结得以朝着生态方向转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含量。苇岸对于《瓦尔登湖》情有独钟:“《瓦尔登湖》是我唯一从版本上多重收藏的书籍,以纪念这部瑰伟的富于思想的散文著作对我的写作和人生的‘奠基’意义”,“我对梭罗的文字仿佛具有一种血缘性的亲和和呼应”。张炜也对这本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念是美的,因为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源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恶果,明白我们自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有了这样的思想积累和创作定位,中国当代散文开始由聚焦社会、人心向关注自然、表现大地转变。
  中国当代生态散文较之于此前的散文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作家们对于自然现象不仅有着细腻的描绘,而且还体验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佳境。中国作家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意识到了大地蕴含着的健康本性,认为人应该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努力和自然融为一体。苇岸带着敬畏的心灵感悟自然,与自然进行灵魂的交流,渴望自己能够重新融入其中:“看着旷野,我有一种庄稼满地的幻觉。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涌动。我想大声喊叫或疾速奔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在苇岸这里,大地对他有着独特的精神价值。在《土地道德》、《去看白桦林》、《一九九八廿四节气》等作品中,苇岸坚持从对自然环境价值的观察人手,细腻地表现自然界的事物,以一颗平等之心看待大地和一切生命。韩少功则将家建在汨罗入溪峒,长期过着一种半隐居的生活,以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抵抗姿态宣告了现代化神话的破产。作家在乡村隐居生活的实践,证明了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可能性。在《扑进画框》、《耳醒之地》、《cULTURE》、《藏身人山》等作品中,韩少功对于人们疏离自然、物欲膨胀抱有相当的警惕,他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正在鼓励人们弱化对于自然的敬畏,人类只把自然视为开发的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浅析社会文化在当代时装摄影
    人口生态\人口政策与国际移民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的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思维方式
    试论现代生活中的电子技术新
    当代中国的佛教回潮及其影响
    浅析当代中国青年党员修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