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有限性视域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有限性视域
有否定水往下流、人要吃饭等一般事物的规律。但中国哲学家在认可“水可过桑”或不吃“嗟来之食”时,并非缺乏事理层面对事物规律或基本原理的认识,而是在事实性的基础之上,确定了超越事理层面的非单一性的维度。在此维度下,中国哲学家显然认为“水可过桑”或不吃“嗟来之食”的主张正好反映出事理层面的有限性问题。
  最后,由于万事万物的有限性,决定了在有限性视域中,其总体上表现为“反者道之动”的相对性特征,即庄子所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目物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认为,凡物没有不存在相对的另一面,也没有不存在相对的这一面。所以,“彼”和“此”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是“方生”即刚刚产生的关系。但“方生”也就是“方死”即马上丧失。肯定的产生也就是肯定的否定,否定也就是肯定;对的也就是不对的,不对的也就是对的。庄子的以上表述,深刻地揭示出有限性视域中事物或概念的相对性。一般而言,某一事物或概念一旦存在,其就具有了自身规定,从其自身的视域看,其无疑是确定的;但此一事物或概念一旦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就无法具有其所没有的其他规定性,它的有限性就随之出现。有限性存在是一种暂时的或有局限的存在,随时随地蕴涵着转化为他物的可能,这就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义,由此也就决定了万事万物的相对性特征。
  
  有限性存在与有限超越
  
  在有限性视域的各种存在中,人超出动物和其他物种的特征是,人往往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超越特定境遇的存在。无论在认识层面抑或实践层面之上,人都具有克服有限性的要求和能力。这种要求和能力使得人不仅要在有限性的存在领域展开活动,同时也要超越特定存在的领域。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有限性视域或经验世界中“人之可贵”。老子把人作为“四大”之一,孔子的&ldq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美学辞典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学
    日译西学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
    浅析《周易》精神对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法眼
    从中国电视剧发展看电视剧文
    中国电视剧产业名著翻拍的合
    软实力视阈下中国电视剧国际
    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分
    中国电视剧市场迎来自制剧的
    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中国民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