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多元史观与现代文学开放性教学视域的建构           
多元史观与现代文学开放性教学视域的建构

多元史观与现代文学开放性教学视域的建构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其学科历史却已有60多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它始终以其开放的价值视阈,真切的现实关注与丰富的审美体验成为文学学科中最富生命与活力的学科。但语境激变的影响,认识观念的偏差,评价机制的规约,让现代文学教学长期处于相对僵化与滞后的境况,而要改变这种困窘,则需要教学行为主体以多元史观为基础建构起开放性的教学视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一
  中国现代文学与其它文学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传统的强烈批判性与当下生存的强烈介入性。从而,现代文学教学与一般古代文学教学或外国文学教学的相对远涉和旁观视角不同,它天然地带有否定与质疑认识范式与评判尺度的势能,这势必给相对稳定划一的教学过程带来某种挑战。同时,当下后现代语境所衍生的认知的否定性,非中心化、去深度模式等更是让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教师与学生因时代激起的以文本为中心生成的共鸣感与关涉感日渐弱化乃至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因时代隔膜语境变更而形成的疏远与淡漠。时代难以重现,语境也不可复制,要改变这种非关涉状态,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的生成语境,从而激活其认知、理解与审美的欲求。而这种欲求的关键则有赖于多元史观的生成,也即引导学生成为历史言说与建构的主体,也即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个体身上的生成。
  综观现代文学学科60年发展的历程,虽呈现“一代有一代文学史观”的局面,但总体来看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文学史观,那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意识形态化史观,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王瑶、唐弢。wWW.YbASk.com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说:“中国新文学史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一部分,新文学的基本性质就不能不由它所担负的社会任务来决定。” [1] 这种文学史观旨在将文学史纳入到中国现代革命的宏大叙事之中,让学生以文学史为切入点了解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文学史主要承担的是政治社会史的丰富与补充。第二种是“启蒙文学史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十年浩劫的结束,“启蒙”话语与“人文&r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探
    从经济学多元性思考大学经济
    用唯物史观的方法理解劳动者
    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近现
    巴西:宽容使多元文化和谐
    构造高中化学多元化学习
    多元定位时期的成龙功夫电影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英语教
    马克思历史观:人类解放的政治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政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