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康德与先验论证问题           
康德与先验论证问题
生了大量的讨论文章。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种论证的有效性,以及它是否能够成功地反驳怀疑论。
  斯特劳森的《个体》一书首先使用“先验论证”的概念,并进行了这方面的论证,掀开了先验论证回归的序幕,虽然他本人对这样的论证评价不高,认为它是一种“非常一般、非常含糊的论证”。因为对于斯特劳森本人来说,哲学的方法是一种概念分析的方法,并且这种分析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分解”要素式的分析,而是重在建立这些要素间的系统联系的分析。
  在斯特劳森之后介入有关先验论证问题的探讨的著名哲学家,包括普特南、罗蒂、诺奇克等人。此外,虽然并不直接介入问题的探讨,但被认为在其著作中做出先验论证的,有后期维特根斯坦有关私人语言不可能的论证,赖尔有关“两极概念”(polar concept)的论证,以及戴维森、塞尔等人的有关论证。
  在论证形式上,先验论证被归结为下述的逻辑形式:仅当p,则q;q是真的,因此p也是真的。
  应当说,所归纳出的这一论证方式是属于先验论证的最基本的逻辑形式上的结构,而实际上做出的先验论证在内容上则要复杂得多。以康德的论证为例,为了论证范畴作为经验的先天条件,就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其最基本的思路来说,他分别从主体的认识能力和逻辑工具两个系列进行论证,且先后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之后写出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以及《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中,对这一论证进行了修改,包括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做出将“客观有效性”概念等同于“普遍必然性”的概念,以便从范畴在逻辑上具有普遍有效性来推出它们能够为经验判断带来客观有效性的结论,以此解决主观性的逻辑条件如何能够成为经验判断的客观有效性的难题。
  就上述的论证的逻辑形式本身而言,由于先验论证的对象一般是非经验的命题,因此这种论证容易产生的问题,在于所论证的命题与其根据之间是否确实存在那样的条件关系,即使它们在论证上符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与高校思
    马丁.路德与德意志启蒙文化
    浅析康德伦理思想
    浅析康德的责任伦理观
    论康德的联结概念
    康德的美及其依附性
    康德对“自由”的思考
    试比较康德与尼采对形而上学
    试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