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
y Theory)学科的重要一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诞生于1949年,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而作为一种阐释性人文学科话语,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在其发轫之际就与当代文学实践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视文学实践为自身的一种重要身份认同方式。按照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般分期,当代文学实践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十七年文学”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1966年5月16日)、“‘文革’文学”时期(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6日)、“新时期文学”时期(1976年10月6日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后新时期文学”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从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系角度讲,上述四个时期可以归纳为两大阶段:即由“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组成的第一阶段,与“新时期文学”和“后新时期文学”组成的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系密切,二者构成了直接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而在第二阶段,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逐步脱节,文学理论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观念开始了自身的学理建构过程。在第一阶段,文学理论听命于政治意识形态指挥棒,由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雨变幻而区分出文学理论的优劣对错和文学实践的高低曲直,文学实践作为文学政策的有力宣传工具而在文学理论的直接指挥下亦步亦趋;在第二阶段,文学理论力图引进并吸收西方现代文学、哲学、美学乃至文化理论来摆脱以往套在自己身上的政治紧身衣,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话语,以此跟上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步伐,而文学实践则在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现代性引领下全面走向市场,依从大众文化和商业消费逻辑而与文学理论分道扬镳。
  与此相对应,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身份认同逻辑地区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国家/政治身份认同,在这个层次上,文学理论主要作为政治政策工具,通过自身对文学实践的直接指导,来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的领导地位与文学理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作用。第二个层次为学科/知识身份认同,在这个层次上,文学理论主要作为一种现代知识,力图通过继承中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眼中的中国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议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
    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