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范文 | 演讲致词 | 汇报体会 | 总结报告 | 公文方案 | 领导讲话 | 党建工会 | 论文 | 文档 |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网 >> 论文 >> 今日更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
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进行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尝试,其主要逻辑发展线索是:通过“人性、人道主义及异化问题讨论”构成对第一阶段文学理论国家/政治身份认同的全面总结与反思,为文学的“审美本质论”及“审美意识形态论”代替“文学反映论”作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为新的学科哲学基础扫清道路;用“文学的主体性”及“文学现代性”理论打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融入西方文学理论现代性的进程,用“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学重建”开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文化/民族与学科/知识双重身份认同过程。
  
  (一) 人性、人道主义及异化问题讨论
  出于对“文革”期间人性的深度蹂躏与人格的残忍扭曲之反思,20世纪70年代末文学创作领域涌现出一股“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创作思潮。这一思潮引发了理论界对人性、人道主义及异化问题的广泛讨论。讨论后经周扬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年)一文的激扬,逐步走向深入。这次讨论人数之巨、规模之大,在中国当代文论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讨论内容涉及关于人性、人的本质、人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及自然性、人性论与文学、人道主义与文学、异化与文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等一系列文学理论重大问题,讨论期间还大量译介了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人本主义等西方哲学思潮作为理论参照,从而既构成了对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全面反思与总结,同时也为80年代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那就是:第一,人性与人道主义尽管内涵复杂,但不是资产阶级文学的专有品,它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第二,文学的重要职责之一就在于通过对“异化”问题的描摹揭示,提醒人们反思既有的现实,重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论文:

  • 下一个论文:
  • 推荐文章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
    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眼中的中国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
    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课题——游
    浅议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道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
    当代中国行政控权理论的理性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
    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方向